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 决议决定决议决定

重庆市渝中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 高质量发展的决议

(2020年1月8日重庆市渝中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通过)
2021-11-03  来源:区人大办  责任编辑:区人大办

本次会议期间,汪洋李瑜波、龙钟明7代表领衔、90名代表联名提出了6关于养老服务的议案,经大会主席团研究,决定将这6件议案合并为1件列入本次会议议程。会议认为,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养老服务已经上升国家战略,2019年以来国家出台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市政府也出台重庆市推进养老服务发展实施方案,而目前我区已进入快速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7.17万,占总人口的34.05%,远远超过全国全市平均水平加快推进我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是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更是实现渝中人民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必然选择。为此,会议作出如下决议:

明确目标思路推动养老服务创新发展

发展养老服务,国家有部署、市里有要求、群众有期盼,区政府要高度重视,尽快编制渝中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思路。要结合渝中区情,因地制宜,多种形式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发挥已建成设施的作用。用好用足国家和市里相关优惠扶持政策,不断优化养老服务供给结构,完善普惠性基本公共养老服务政策,确保2020年全区所有街道和社区基本实现养老服务全覆盖2022所有老年人普遍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积极适应养老服务工作新需求,探索实施社区康养工作计划,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探索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开展养老、文旅、健康深度融合等多种综合服务,不断提高我区老年人养老生活质量。

二、推进医养结合,完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的多层次、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建立以养老服务中心()为主,提供以日间照料、居家服务为重点的基础性养老服务;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提供以护理康复、安宁疗护为重点的医养性养老服务;以社会养老机构为主,提供以长期托养专业照护为重点的寄宿性养老服务;以公办养老机构为主,针对特困失能老人提供兜底保障为重点的保障性养老服务力争3年内基本形成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的养老服务体系。

积极鼓励养办医”“医办养探索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管理办法鼓励医护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探索建立医护人员养老机构工作服务经历与职称晋升挂钩机制,医疗机构设立养老机构符合条件的,享受养老机构相关建设补贴、运营补贴和其他养老服务扶持政策措施。

加快智慧养老大数据信息平台建设,大力发展老年人急需的助餐、助医、助急、助浴、助行、助洁等服务积极推行社区食堂+集中就餐+配送上门等助餐服务,建立社区食堂运营评价制度,完善社区食堂运营补贴、配送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上门医疗卫生服务保障机制进一步发挥家庭医生作用,探索制定上门医疗卫生服务的内容、标准规范,完善上门医疗服务收费政策,做优做实老年人健康管理。建立完善居家老年人紧急救援机制,建立孤寡、独居、空巢老人特殊老人智慧服务系统和定期巡访制度,为更多居家老年人提供安全优质居家养老服务不断增强全体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加强政策支持健全制度保障

认真贯彻国家和市里相关文件精神,全面落实养老服务设施在场税收行政事业性收费及用水用电用气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加大政府购买养老服务项目力度,逐步将老年人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社区食堂(社区助餐)、养老服务人员培养、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员照护培训等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目录。

建立全区养老服务质量标准体系、安全管理规范,开展养老机构评估或等级评定。加强养老服务管理专业人才、医疗护理人员、介护人员培养,健全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培训制度,全面提升养老服务队伍素养。探索建立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激励机制、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岗位设置标准,广泛吸纳专业人才,稳定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推动养老服务人才职业化专业化发展。

建立政府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综合监管协调机制完善对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的管理服务措施,优化养老服务发展环境确保我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工作保持全市一流


渝中区人大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和平路管家巷9号

主办:重庆市渝中区人大常委会  承办:重庆市渝中区党政信息中心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和平路管家巷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