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下午,2022重庆“两会”举行“贯彻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做好新形势下地方人大工作”专题记者会,邀请了部分市人大代表、人大工作者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介绍了贯彻落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做法、工作成效,以及下一步的工作抓手和工作举措。
以依法履职的实际行动 推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落地落实
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主任张良皓
张良皓介绍,市委已将召开市委人大工作会议列入了工作计划。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开展“坚持党对人大工作全面领导,高质量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调研,全面掌握了全市人大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加强和改进全市人大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
中央人大工作会议提出要推进高质量立法,市人大常委会有哪些具体举措?
张良皓表示,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把提高立法质量放在第一位。接下来在推进高质量立法上也有具体举措,比如:在坚持党的立法工作领导前提下,充分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加强立法调研。
同时,加强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立法,将有计划、有重点地完善产业优化升级、数字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支撑、营商环境优化、城乡区域协调、生态环境保护、增进民生福祉等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的立法。
此外,将完善立法工作机制,建立重大立法项目由人大和政府负责人担任组长的“双组长”工作机制。丰富立法形式,根据法规的实际需要,制定比较全的综合性法规,开展“小切口”立法,增强立法针对性,体现立法的地方特色、重庆特色,力求立法有效管用、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张良皓表示,市人大常委会还将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愿,聚焦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问题开展监督。同时在依法行使决定权任免权、注重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以及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下功夫,强化“四个机关”建设,助推人大工作提质增效。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让“直通车”满载民意
市人大代表、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赖明才
202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向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授牌,重庆唯一一个“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正式“落户”沙坪坝区。而在此前的2020年5月,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落户”石井坡街道中心湾社区,是主城区首个社区型联系点。
赖明才说,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以两级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为切入点,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取得了积极成效。
在“点”的建设上,沙坪坝区构建“1+4+X”工作网络,推动“有制度、有机制、有经费、有阵地、有实效”的“五有”工作格局不断深化。
通过组建“专家咨询+群众采集”工作队伍,创建“线上+线下”双征询模式,开设“云上会议”、“E党建”、“法治街区”等小程序,从而扩大面向群众开展立法意见征询入口。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不仅强调立法过程的民主,也强调人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整个过程。”赖明才说,基层立法联系点这辆“民意直通车”,一头连着国家权力机关和党委政府,一头系着人民群众。
下一步,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具体地、现实地践行在人大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层级,不断夯实两级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的根基,不断拓展人民民主的渠道和平台,持续推动基层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立法和国家事务的深度和广度,全力书写好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沙坪坝答卷”。
三个小故事 讲述代表履职为民
市人大代表、北碚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彭烨
在专题记者会现场,彭烨围绕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分享了三个小故事。
去年5月,北碚区施家梁镇公安派出所民警通过防电信诈骗小程序“金钟罩”发现一居民疑似正被实施诈骗,立即在社区代表联民群中发出消息,希望及时找到并提醒当事人。施家梁镇人大迅速在人大代表联民群转发接力,短短30分钟,迅速联系上该疑似被骗群众,避免了一桩电信诈骗案件发生。
“故事中的代表微信联民群,是北碚区不断丰富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一种形式。”彭烨介绍,“代表微信联民群”包括“微发布”“微征意”“微回应”三项功能,“24小时不打烊”,成为了及时发现百姓急难愁盼问题的“传感器”和回应民生关切的“显示屏”。
在北碚,还有一种走访,即:“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大调研大走访活动,拓展着“聚民智”的平台。这也是彭烨分享的第二个故事。她称在最近一次的人大代表的回访中,缙云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搬迁范围的澄江镇柏林村村民向代表反映:“在走访推动下,还迁房已经选好址,也希望快动工实施。”随后,区人大常委会将通过回访评议,促进问题解决。
在最近的一次民主生活会上,区政府区长黄祖英作了这样的发言:“人大代表对全区民生实事票决项目完成情况满意度测评中,‘新增停车位’满意度只有74.2%,‘天燃气进村’满意度只有81.1%,说明我们离人大代表、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不少差距。”这也是彭烨分享的第三个故事,通过民生事项人大票决,彰显了“人民至上”的核心本源,饱含代表浓浓的为民情怀。
彭烨说,这三个故事,反映了北碚区人大常委会不断拓展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内容和方式的生动实践,力求形成“群众提-政府办-代表督-群众评”的工作机制,在这个机制中,人民是管理国家事务的主人,评判人,更是受益人,由此更加彰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人民当家作主的核心本质,让全过程人民民主真正落地。
坚持立改废释并举 加强和改进民族立法工作
市人大代表、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彭玉萍
彭玉萍表示,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自治县立法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立改废释并举,适时修正、制定相关自治条例。
彭水自治县主要是通过三个方面加强和改进民族立法工作。
一是健全完善立法机制,建立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机制,贯穿地方立法工作全过程。
二是科学编制立法规划,推行“小切口”立法,把群众关注度高、社会发展急需、必要性和可行性强的项目纳入立法规划和计划,努力制定出反映客观规律、体现人民意愿、解决实际问题、富有地方特色的单行条例。
三是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坚持问题导向,开展执法检查,综合运用监督制约机制,通过开展立法后评估、听取审议条例实施情况报告、实施执法检查“三位一体”手段,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督促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坚持“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的原则,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建立执法检查反馈机制,加强跟踪监督,督促有关方面认真研究改进工作,并在规定时限内向常委会报告整改落实情况,确保执法检查监督实效。
彭玉萍介绍,下一步,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将深入开展调研,挖掘彭水苗医药发展历史,摸清发展现状,梳理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同时也学习借鉴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医药立法的先进经验,按照民族地方立法规定和程序,依法制定《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苗医药发展保护条例》,助力全县苗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转自重庆人大微信公众号)
渝中区人大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和平路管家巷9号
主办:重庆市渝中区人大常委会 承办:重庆市渝中区党政信息中心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和平路管家巷9号